中國新聞社
中新網(wǎng)分類新聞查詢>>

本頁位置:首頁>>新聞大觀>>科教新聞
放大字體  縮小字體

中國最早的天文臺建于夏代 居世界領先地位(圖)

2003年01月22日 10:50


歷經(jīng)滄桑的北京古觀象臺


  中新網(wǎng)1月22日電 據(jù)中國專家最新研究表明,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專門觀測天象的天文臺,最早的天文臺建于夏代,時間約為公元前2033年至公元前1562年間,居世界領先地位。而且,元代(公元1271年至1368年)曾經(jīng)在北京建立的司天臺,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臺。

  據(jù)武漢電視臺援引專家研究結論稱,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專門觀測天象的天文臺,相傳夏代叫“清臺”,商代(約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)時稱“神臺”,周代(約公元前11世紀至前770年)稱“靈臺”。周文王靈臺筑在都城豐邑的西郊,現(xiàn)陜西西安市西南,臺高2丈,周圍420步。春秋時諸侯造的天文臺稱“觀臺”。春秋戰(zhàn)國(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)以前的天文臺僅是一個較四周略高的高臺,以圭表和原始的渾儀觀測日影,月亮和盈虧和星星的位置。

  到了漢朝(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),在長安,洛陽都建有靈臺。東漢時在河南偃師建的一座靈臺,高約20米,臺基約50米見方,頂部為觀測天象的場所。靈臺上有渾儀,圭表,測風儀,地動儀等觀測儀器。

  唐宋(公元618年至1279年)時期,長安,開封,杭州等地建立天文臺,制造天文儀器,進行大規(guī)模的天文觀測。唐代在長安有三座天文臺同時工作。北宋時僅在開封一地就有四座天文臺。

  北宋(公元960年至1127年)時由蘇頌等人于1086年開始設計,1092年建成的水運儀象臺,把渾儀,渾象和報時裝置結合在一起,儀器靠水力推動,與天體運動同步,既可以演示和觀測天象,又能計時和報時。它高約12米,寬約7米,是一座上狹下寬的正方形多層木構建筑,整個臺分為三層。下層為報時裝置及動力機構;中層放渾象;頂層為露天平臺,放置渾儀,渾儀頂上有9塊可以隨意取裝的活動屋面板。這可以說是現(xiàn)代光學望遠鏡觀測室的雛形。

  專家表示,元代曾經(jīng)在北京建立了司天臺,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臺。以后明(公元1368年至1644年)、清(公元1644年至1911年)兩代都在北京建立天文臺。1900年,八國聯(lián)軍入侵曾把北京觀象臺洗劫一空。


 
編輯:趙建

相關報道:中國天文臺成功預測新世紀首次厄爾尼諾事件(圖) (2003-01-21 10:09:56)
          南京紫金山天文臺:獅子座流星雨18日又要來 (2002-11-04 14:49:49)
          中國最悠久現(xiàn)代天文臺上海天文臺慶130華誕 (2002-09-29 09:19:41)
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觀點!】帽揪W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