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玩羊了個羊會“上頭”?專家:陷入“多巴胺陷阱”
我們?yōu)槭裁磿檠蛄藗€羊“上頭”?
最近,身邊有多少人連夜奮戰(zhàn),只為一個小游戲。號稱“通關率不到0.1%”的堆疊式消除游戲“羊了個羊”火遍全網,讓玩家們“痛并玩著”。適當玩些休閑游戲,可以發(fā)泄身心壓力,但《羊了個羊》在難度設置和游戲設定方面的確存在一些成癮機制。心理專家告訴記者,其實很多游戲都會讓人產生上癮,陷入“多巴胺陷阱”。
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
1 為何被“套牢”?把控情緒價值
最近,你被“羊了個羊”套牢沒?第一關作為教學關卡,上手非常容易。然而真正的考驗是從第二關開始,難度從“新手”跳躍到“史詩級的難度”。不足0.1%的通關率,瞬間激起了大家強烈的“挑戰(zhàn)欲”。又因為其中出現為省份而戰(zhàn)的玩法,更是引起大家“我為家鄉(xiāng)爭光”的榮譽感,和不拖家鄉(xiāng)后腿的勝負欲,紛紛迎難而上。一次過不了,為了“續(xù)命”,不得不看廣告?!把蛄藗€羊”讓玩家們在“想玩”“血壓升高”“自我懷疑”“還是想玩”間來回橫跳,最終還是在“越氣越玩”的復雜心情驅使下反復挑戰(zhàn)、觀看廣告。
甚至因為短時間太多玩家集中涌入,火爆程度遠超預期,導致服務器3天崩了兩次,公司不得不開出重金,急招后端服務器開發(fā)人員。短短幾天之內,游戲攻略、外掛乃至盜版層出不窮。警方還緊急提醒,謹防冒充“羊了個羊”客服人員、銷售道具、復活次數等進行電信詐騙。
乍一看似乎沒有什么特別,“羊了個羊”為何成為短期內市場上最賺錢也最賺流量的游戲?心理專家表示,玩游戲發(fā)朋友圈的動機由分享最高戰(zhàn)績,轉變?yōu)橥虏叟c不甘,這種玩法其實就是在游戲設計的過程中,通過深刻洞悉心理的邏輯來讓用戶“入套”。游戲仍然是游戲,只是包含多個屬性,包括社交屬性、攀比心理以及賭徒心理等等,通過精準把控情緒價值,驅動用戶去試玩游戲關卡。
2 為啥如此“上頭”?掉入“多巴胺陷阱”
“羊了個羊”,為啥能如此“上頭”?有觀點認為,在“羊了個羊”的游戲里,玩家們“痛并玩著”的心理更像是心理學上的“老虎機效應”:用簡單操作,換取“0.1%的通關率”,實現心理需求的“以小博大”。采訪中,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、江蘇·南京12355心理專家智庫成員、南京交通技師學院教師韓寧告訴記者,“很多人欲罷不能,并不是這個游戲有多新穎,其實就是連連看的升級版;也不是這個游戲多好玩,很多人根本玩不來,連第二關都過不去。但是為什么大家還放不下來呢?這就是典型的上癮了。”
韓寧分析,“過不了關,心理不舒服,你就會分泌多巴胺,用來安撫我們的情緒。而分泌多巴胺這個過程會讓我們覺得快樂。于是會再一次進入游戲,不斷重復這個過程。副作用就是耐受性閾值提高,我們的身體逐漸適應,分泌多巴胺也就越來越少,你需要更大的刺激或者是更長久的刺激,譬如不斷延長游戲時間,才能夠獲得新的多巴胺。”
再加上,這個游戲還有一大特點,就是它有一定的社交功能,“也正是因為這種朋友圈的分享和排名,讓你對這個游戲始終有一種剪不斷的牽絆,當你想放棄的時候,朋友熱聊這款游戲時,你又會不自覺地玩起這個游戲,于是再次陷入多巴胺陷阱?!?/p>
3 生活中該如何“戒癮”?不妨學點行為心理學
其實許多此類小游戲的開發(fā)是符合成癮機制的,很多玩家不知不覺掉入“成癮陷阱”。這些小游戲的設計往往出于“收割”一波流量的目的,只是短期爆紅,伴隨社交話題的漸漸平息而慢慢消失,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。
“除了小游戲,生活中,有些人還會對其他一些不良生活習慣‘上癮’,譬如酗酒。”韓寧說,不妨用行為心理學分析下戒癮為啥難?“設想一下,會在什么情況下酗酒,其實多數在苦惱、郁悶、疲憊、煩躁、恐懼、不安、興奮、激動等情緒波動下,這個時候需要轉移注意力,會選擇通過外在的行為方式實現,當這些行為不足以轉移時,更有甚者還會選擇自我傷害?!?/p>
問題來了,如果我們不選擇外在行為幫助,能調節(jié)這些情緒嗎?回答是“可以”。韓寧介紹說,其實我們自身的調節(jié)機制會自發(fā)幫助我們,但是需要給這些機制一些時間。這個調整期有些緩慢,這種緩慢也是一種自我保護。比如你加速跑,突然停下,再突然加速跑,你的身體各個器官都會超負荷,甚至會威脅生命。其實情緒也是一樣,大喜大悲也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。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聰明的機體,會避免過激的方式,才會緩慢治療我們劇烈的情緒變化。
可是我們等不了這么一個緩慢的過程,非常渴望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迅速恢復正常,就一定會借助外界的力量來幫助自己,但治標不治本。真正的決定作用來源于我們自身,是我們各器官機能的調節(jié),幫助我們緩解相關不良情緒。當我們感覺到稍稍舒服些的時候,并不是靠外在行為,而是內在自我的變化帶來的。但是很多人意識不到內在的自我變化,認為是外在的行為給我們帶來了改變。于是就愛上了這樣的行為,覺得這個行為能解決自己的問題,并形成條件反射,最后只要自己有了一點兒情緒變化,就會做出相應的外在行為。
我們如何利用這種機制讓自己朝著積極的方向發(fā)展呢?韓寧建議,當我們情緒產生劇烈變化時,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積極的行為,并將這些積極的行為變成我們的“習慣”。比如可以選擇適當的健身、跑步、閱讀、聽音樂等。要牢記的是:治療我們情緒的并不是這些外在行為,而是我們自身的生理調節(jié)機制。我們需要借助這種調節(jié)機制,讓我們有積極行為的“習慣”。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4年12月29日 11:48:08
- 2024年12月29日 11:34:41
- 2024年12月29日 08:46:44
- 2024年12月29日 08:45:30
- 2024年12月29日 08:36:20
- 2024年12月28日 20:45:31
- 2024年12月28日 20:17:51
- 2024年12月28日 19:32:28
- 2024年12月28日 17:18:40
- 2024年12月28日 16:11:04